校史回眸

校史回眸

当前位置: 校庆首页 > 校史回眸 > 正文

【寻忆校史】③|“三大”联合办学

发布日期:2025-07-25

编者按:2025年,新余学院迎来建校40周年。岁月走过,见证了校园的变迁与四季的更替,也见证了精神气象的逐步建立与学脉渊源的传递继承。鉴史知今,以启新程。为传承校史文化,培育爱校情怀,从校史中汲取奋勇前行的智慧与力量,现推出“寻忆校史”专栏,分期介绍新余学院办学历史、发展轨迹。

新余作为一座新兴工业城市,自1983年复市后,为适应新形势与经济建设需求,教育事业发展迅速。短短几年间,高等教育领域相继创办多所高校:1985年6月成立江西电大新余分校,10月创办新余市职业大学;1987年秋,在江西师范大学支持下,开办了江西师大新余专科班。这三所学校规模都不大,且性质各异,其走上联合办学道路存在客观必然性。

一是市情资源有限。新余是仅辖一县一区的小市,当年人口约88万,招生计划分配名额与企事业人才需求量有限,各自独立办学,建设三套校舍、配备三套设备和人员,将造成资金和人力的巨大浪费。

二是“三大”各具特色,合并可实现优势互补。江西电大新余分校、新余市职业大学与江西师大新余专科班是三所不同性质的学校,在教学模式、资源配置上各有优劣。三校合并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,集中统一使用师资、资金、校舍、设备、图书资料等,显著改善办学条件,有效加强办学力量。

因此,为了提高投资效益,避免浪费,在规划创办江西师大新余专科班之前,新余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电大、职大“两块牌子、一套人马,统一管理、分别教学”的合并构想。为进一步响应国家“充实整顿高等学校”的宏观部署,优化地方高教资源布局,1987年8月28日,随着师大专科班的正式设立,市委市政府作出三校合并决定,开启联合办学之路。

三校以“两块牌子、一套人马,统一管理、分别教学”为体制内核,通过整合师资、校舍及设备资源,破解了职大招生停滞、电大无固定场所、师专班师资匮乏的发展困局。在“人合、物合、心合”的融合理念下,学校构建起涵盖师范教育、工科应用及成人继续教育的多元专业体系,形成“师范为基、应用并重”的办学格局。

“三大”联合办学,破局整合,开启了地方高校在国家高教改革与区域经济需求双重驱动下,以体制创新实现集约发展、服务地方建设的实践探索之路。